關於賽事

賽事簡介

自 2009 年創立,由戶外服飾品牌The North Face主辦的 TNF100臺北越野跑挑戰賽,是亞太區指標性的國際越野跑賽事。因疫情睽違3年,2023年的的TNF100 在5月份順利在金瓜石盛大舉行。

除了20K、50K的經典距離外,今年額外增設10K凹豆輕越野體驗組,讓入門的越野跑者也能享受在一邊在200 年歷史的百年山徑「淡蘭古道」上奔馳,一邊遠眺東北角濱海特殊地理景觀「陰陽海」的快感,邀請市民們與親友一齊出走城市,享受在山林中奔馳的暢快!

 

選手背景

選手姓名: 邱于恆(Momo)
性別:男
成績:
2023 TNF100 50k菁英硬派組 總排第7 ( 06:00:58 )

 

參賽契機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參加TNF賽事,我也是去年八月才開始認識越野跑的,算是越野菜鳥,目前只比過FT75、鳴鳳越野、跟這一場TNF100。第一次參加,但沒有特殊意義,對於第一年跑賽事的我而言每場比賽都是經驗累積,我都會盡力嘗試。

策略與目標

由於前陣子受傷的關係,直到賽前三週傷勢才漸漸好轉也才確定要參賽,所以沒有特別的目標,因為這三週我也只做了幾次15K以內的訓練,爬升也都才1000出頭,但比賽卻是50公里爬升2500,

要說策略的話,這場比賽唯一的策略就是要在初期盡量跟著領先集團,雖然這種策略不太合乎一般長距離的賽事經驗,但在這場比賽的目標設定上我本來就不在意成績,只在意能不能跟強者一起跑一段學一些經驗。

 

比賽心得

這場比賽一開始狀態就不算太好,除了比賽地點不好安排住宿外,對於一個本身是攝影師的業餘跑者而言,要得到完善的睡眠總是最艱難的部分。

出發前就已經因為沒睡而有些微暈眩,但還好鳴槍後的興奮感有讓身體清醒一些,按照計畫一路跟著領先集團,不過直到17公里左右就有點力竭了,但這個狀況也在預期之內,畢竟已經好多個月沒有做長距離訓練,20公里後開始體能迅速下滑這都是可以預料的。

但沒預料到的是,力竭後的厭世感出乎預料的強烈,可能跟賽前沒有充分的睡眠有關係,且整段過程中一直處於反胃的狀態,補給站的東西完全吞不下,加上草山雷達站的補水點真的設計的不夠好吧,在上坡前我一直想撈路邊的水來喝,但撈到太多蟲最後只好撐下去直到山頂才補水,

基本上是靠意志力撐完這個過程。

不過照理說這麼早力竭又沒有什麼補給,應該很難起死回生,但我卻在草山雷達站前的大上坡突然起死回生了,而且最後的賽段還一路用不慢的速度完賽,只能說人體真的太奇妙了,長距離越野賽還有太多需要修煉的部分。

 

賽事補給策略

賽前補給

【賽前一個月】

賽前一個月我比較不會調整飲食,因為我本身就是吃的很清淡的人,都吃生菜沙拉、酸麵包、橄欖油這類的食物,所以不需要特別調整,大概只會比較注重訓練量大的時候蛋白質跟糖分的攝取。

【賽前一天】

而賽前一天我會少吃纖維多的食物,都以乾淨不添加太多油脂的碳水為主,蛋白質也不會特別攝取。

【賽事當天】

當日我完全是參照UP Sports給我的建議,標配是: 

  • 賽前2-3小時:早餐
  • 賽前1小時:O2膠囊*3顆 + 咖啡因能量棒*1
  • 賽前15-20分鐘:牛磺酸膠囊*2 + RC*2 + 電解力*2 + FAST能量果膠*1

 

以往我補給吃的少到別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因為這場比賽我完全沒時間準備,也沒時間測試自己最佳的補給配方,所以就直接把這次的賽事當作測驗,嘗試看看一整路都補給的話,自己的身體會是什麼狀態,也希望可以透過補給的力量,提升越野表現。畢竟我以往的經驗而言,練的少,賽中反而要吃得多這樣可以避免身體狀態迅速滑落。

 

賽中補給

賽事開始後,一樣是參照UP Sports給我的建議,開賽後每2小時補充1份膠囊,其中包含:牛磺酸膠囊*2、RC膠囊*2、電解力*4,而碳水的部分則是每30-50分鐘補充1包FAST能量果膠 。

不過因為一開始領先集團開的強度有比較高,在過程中有稍微調整,後來大約是20分鐘就吃一包果膠,膠囊也在一個半小時就補充了第一份,雖然第三個小時後我完全沒辦法再吃果膠了,因為我狀態不好一直想吐,不過第二份膠囊我還是有在第四小時的時候吃完,這有助於我在後半段賽事身體機能正常運作。

 

給想參加TNF賽事的選手建議

訓練部分

我倒覺得未必是要完成什麼短距離賽事,才可以參加長距離越野跑賽。以我去年十一月的FormosaTrail 75K舉例,當時我接觸越野跑才三個月,而我的第一場正規的越野賽事就挑戰了75K這種長距離的進階組別,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是件很荒謬的事,但我卻一點也不擔心。

由於在2019年前還是自行車選手的我,累積了許多對自己體能、體感上的認識與經驗,因此在剛接觸越野跑的這三個月,我就完成過跟賽事一樣距離的訓練了,包含好幾次距離40K爬升3000以上的訓練。藉由這些訓練經驗你會更清楚在長距離的過程中你適合什麼補給、適合什麼類型的食物,當這些你都掌握的一清二楚時,剩下的就是享受賽事了。

補給部分

如果是要給想參加的人建議的話,我認為每位選手應該盡量準備自身充足的補給,不要完全依賴補給站的食物,這樣比較能精準掌控身體的狀態,也比較保險,我個人是完全不吃補給站的食物,除非是水果。

至於要準備什麼樣的補給,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與喜好,最好是訓練時就先嘗試,這樣比較能精準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

而如果是運動經驗沒那麼豐富的參賽者,可以先照著科學的方式去嘗試,相信這些在網路上都能查到相關的資訊,我個人覺得寧願超補也不要補給不足,因為等身體感到渴或餓,通常都來不及了。

 

文 / 邱于恆

圖 / 邱于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