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攝取不足營養素,你注意到了嗎?

你知道嗎?「鐵」是國人膳食中攝取不足的常見營養素之一。
特別是女性、青少年、孕期族群與植物性飲食者,都是建議特別留意鐵攝取的對象。此外,從事大量訓練或大量流汗者,也可能因日常流失增加,而有較高的鐵攝取需求。
由於日常飲食中鐵的吸收率有限,選擇適當的補充方式,將有助於補足日常營養所需,進一步支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與健康維持。
 

如何知道自己的鐵儲存量是否足夠?

在考慮補充鐵質之前,先了解自己的鐵營養狀態吧!
透過健康檢查鐵蛋白(Ferritin),可作為鐵儲備狀況的參考,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評估指標之一。
若想更進一步了解鐵的運輸與利用狀況,也可以參考轉鐵蛋白(Transferrin)、血清鐵、轉鐵蛋白飽和度(TSAT)等指標,並由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協助綜合判讀,才能依個人狀況做出合適的營養補充規劃。
 

➤ 認識你的鐵指標:5 個常見數據簡單看懂

1. 鐵蛋白 (Ferritin) : 反應鐵儲存狀況

2. 血清鐵 (Serum Iron) : 觀察鐵的濃度

3. 總鐵結合能力 (TIBC) : 評估能夠攜帶多少鐵

4. 轉鐵蛋白飽和度 (TSAT) : 看出鐵是否有被有效運輸

5. 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 (sTfR) : 評估是否有較高鐵的需求

了解完鐵的評估指標後,下一步就是挑選一款適合自己日常補充的鐵產品!

 

帶你認識「UP微鐵膠囊」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想要補鐵,但又怕鐵的金屬氣味,或者吃了會不舒服」、「如果我是素食者,那還能補鐵嗎?」
這些擔心真的很能夠理解也很常見,因為在補充鐵質的過程中,氣味明顯、吃了感覺不太舒服,以及不知道成分來源,一直都是大家最常遇到的困擾。
因此,如果你也在找一款補鐵補得安心、溫和、沒有鐵味的選擇,那麼「UP 微鐵膠囊」,真的值得你認識一下!

 

UP 微鐵膠囊|5大安心設計

 

UP 微鐵膠囊 vs. 市售補鐵產品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 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鐵章節)。台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C. Me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