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普悠瑪(TURAA)鐵人三項是由台東縣城鄉生活運動協會所辦理的比賽,營造生活結合運動提供歡樂平台,適時利用假日舉辦一系列享受陽光舒緩壓力的休閒運動。活動範圍以閤家親子活動、健康路跑,安全長泳、單車逍遙,文化巡禮等同時將擴及各類挑戰賽如鐵人三項、路跑接力、自由車–公路賽、登山賽、馬拉松賽等。也辦理了很多屆,被視為台灣鐵人必參加的賽事之一。
選手背景
選手姓名:張詠宗
性別:男
成績: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普悠瑪的比賽,以往都聽說普悠瑪除了與國手在同一個賽道上奔馳外還能與台灣各地頂尖業餘的選手一起同台較勁,算滿具有張力性、壓力性的一場比賽。因此我就來參與這場比賽,也在比賽前設定目標113距離能sub5小時的目標。
很幸運這次完賽時間:
此次參加目標:打破自己紀錄 sub5小時這個時間
一週訓練計畫及策略:
更重要的是做好訓練準備以外,也思考賽道中的補給,這次有預計加入不同的補給策略。例如:賽道中攜帶一罐融入UP Sports 的電解力水壺。
以整體比賽來說,真的很幸運,從游泳上岸到騎車下車都能按照原先計劃補給完成,甚至還有超前自己所預期的每個區段時間,唯獨比較意外的就是我下車跑步因為補給品放置身後的口袋沒有插好,才剛出轉換區全部噴光……只剩下兩包能量膠,到最後一圈17公里就遇到大麻煩,我腳抽筋!但是還是靠著意志力堅持的爬也要爬進五小時內。
首先我們要先確認『你的目標』,你這次比賽有時間目標?還是以享受完成比賽為主?一旦確認目標之後就可以開始備賽。從比賽經驗及鐵人三項前輩們的分享,恭喜你選擇113,因為113距離疑似感覺很遠,但是『游泳』這關確實可以輕鬆不少,但是不代表你可以擺爛!
因為游泳515的距離限制是1.5公里要50分鐘內游完,反倒113的1.9公里多了400公里而是限定80-90分鐘讓你游完,因此會比較寬裕。
騎車的部分,上岸之後騎乘90公里的距離,因此需要有一定有氧耐力及肌耐力,將會需要花時間進行鍛煉。
跑步的部分是半馬21公里,在普悠瑪賽道上路線非常單純來回跑三趟去程約3公里,來回約6公里就回終點了,路面相較於平緩,可以在操場或是比較平緩的路面練習課程,提升自己的有氧能力。
【建議課表】
在課表上的『初步』建議:我個人分享是以『距離及時間分配訓練』安排如下:
以上課表還是要按照不同『週期跟目標』而定,這只是一個大概初略練習的頻率跟時間,建議可以尋求一位教練協助,較能精準抓到個體差異及弱項進行不同強化。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於心態上設定!比鐵人三項運動,大家都稱鐵人為時間管理大師,因為除了在工作之餘還要花時間自我精進跟鍛鍊,甚至假日要犧牲家庭的時間來進行訓練,可能因為訓練一個早上就沒了,但是所能得到的卻是滿滿的充足扎實的成就感。在心態上我們一直強調,你可以選擇『競技為目標導向』或『完賽的目標導向』這都會影響每個人的訓練狀態、進度、強度、頻率…等。但是回歸一個點在心態上,若是報名了比賽,這也代表你也是鐵人了一份子,記得『時常聆聽自己身體內心的聲音』身體真的需要的是什麼?有可能在訓練中被外在任何人事物打斷,沒有關係!學習接納,不會因為這樣就沒有練到,下次再開始就好!我們在心態上的設定『學習接納我們沒辦法改變的事,進而著手我們能改變的事』 並且永遠『保持心情愉悅』!
【建議裝備】
【賽前3天】
根據研究指出目前長距離耐力運動對於男性選手作『肝醣超補』效果顯著於女性選手,原因歸咎於男性的選手肌肉量大於女性,但這不代表女性耐力運動選手肝醣超補沒有效果。因此我會在賽前3-4天做肝醣超補,超補的內容物及方式如下:
糙米飯、五穀飯、十穀飯這類不是不能補充,膳食纖維比白飯高,但是供應身體能量是一樣的!所以我就會以白飯為主,因為肝醣超補的時候也有可能容易造成腹瀉及排氣,所以我會盡可能再碳水上面補充較少膳食纖維。
其他的飲食我就正常攝取,維持正常規律狀態
【賽前2小時】
在開賽前,我會選擇比較天然且是固態食物『咖啡因能量棒』進行攝取分別原因如下:
咖啡因:可以提升中樞神經亢奮,提高運動表現,碳水以天然糙米、大燕麥片壓制為主提供神足夠的碳水。
這次比賽很重要的是在自行車上補給策略改變。
這次比賽中,把自己補給策略做了有別以往的方式,我一樣帶了兩罐水,一罐水是前置水壺,這是一罐純白開水,也方便在自行車賽道中可以進水站加清水,反倒是另一罐750ml的水,來點不一樣吧!這罐水我加入一包fast 能量膠及8顆電解力的膠囊,拆開膠囊把粉末倒進去沖泡,這就是我騎乘中的秘密武器,讓我90公里維持時速38.2kph完成比賽,時間是2hr21min完成,比起之前紀錄進步了15分鐘之多。
這次的補給改變,原至於翻閱生理學文獻發現肌肉收縮模式的神經訊號傳遞造成肌肉收縮,而神經牽引拉扯產生肌肉收縮有一個很重要的礦物元素,那就是鈣離子,而鈣離子作為第二信使系統的一份子;作為神經遞質,被神經元釋放;參與肌肉收縮的過程。所以有時候抽筋的問題,不是一直補充『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解決,而是礦物元素的補充,才能協助你的肌肉、身體能量正常代謝及維持運作。但是根據很多研究指出『抽筋的議題』有很多因素,身為比賽選手,只能盡可能排除不同因素進行比賽,因此這次調整了補給方式,碳水化合物+電解力的補充,效果覺得很不錯,也能我感受後段騎車還有能量。
特別要注意的是『補給時機點』!
在鐵人界中流傳著一句話寧願提早補,也不要過時補,的確!你若是超過時間再補,有可能會遇到身體沒能量了導致疲勞、損耗運動表現。因此個人習慣會以『時間』分段去補充無論里程多少。因為最終還是看個人『完賽時間』,因此依靠時間定時定量提供身體能量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切記的一件事情,我們身體在大量流汗的時候,會稀釋掉很多礦物元素及維生素,這點是我們在比賽或訓練中常忽略的點,礦物元素提供我們身體機能正常代謝、影響了我們運動中的肌肉收縮,若是只有補充能量膠或鹽巴是不夠,承上面我所提到礦物元素有一個鈣,這是我們神經傳遞很重要物質讓肌肉產生收縮功能用,若是大量飲水、脫水都有可能造成稀釋掉礦物元素導致運動表現下降,也有可能因吃了很多能量膠,身體無法吸收供應能量給身體造成腸胃不舒服,一定要注意『礦物元素及維生素的補充在比賽中』因此我會推薦『電解力』。
應該要先準備以下清單跟數量:
建議補給方式,我個人在教學分享上都會建議以「時間」來分配補給:
文 / 張詠宗
圖 / 張詠宗、Joule2max焦耳極限訓練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