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賽事簡介
日本Volcano Cup(火山盃)2023年首次舉辦,為日本國內自由潛水愛好者自發舉辦的小型比賽,也是日本深度限制最深的賽事。今年(2024)9月27日至29日嘗試邀請國、內外多位自由潛水好手共襄盛舉。
最初由自由潛水員野口智弘在日本各地尋找適合的下水地點,五年前開始在鹿兒島的錦江灣嘗試,因其火山口地形的特性,使得在靠近岸邊便能有足夠的深度,加上波浪平穩且潮流緩慢,非常適合自由潛水比賽。
本次比賽除了有居住於鹿兒島縣、擁有日本紀錄(且曾創下世界紀錄,潛水深度超過100公尺)的廣瀨花子選手參加外,也有日本國內的頂尖選手、來自台灣及泰國的選手也將參賽,此外還有美國及韓國的工作人員參與。這將是一場包含四個水下深度項目的國際性比賽,並且是日本歷史上競技水準最高的比賽之一。
選手背景
選手姓名:黃華揚
性別:男
成績:
● AIDA 總積分世界第五
● 2024 AIDA Aisan Freediving Cup CWT 116m 第二名(台灣紀錄且破亞洲紀錄)
● 2024 AIDA Aisan Freediving Cup CWTB 102m 第二名(台灣紀錄)
● 2024 AIDA Aisan Freediving Cup FIM 101m 第三名
參賽契機
每個人對自由潛水的喜好與方式不同,探索世界各地的潛點是我想要的目標之一,雖然以比賽成績來說,在熟悉的地點比較容易拿出好的表現,但戶外運動有趣之處就是非標準化,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就像爬山一樣,每一座山都是不一樣的,每一片海也有各自的個性。
賽前策略與目標
這次比賽對我而言是非主要目標、偏小型的比賽,在成績方面設定較為輕鬆。主要困難是在水溫,對長期在菲律賓訓練的我來說,是個不容易的挑戰,設定以CNF(無蛙鞋下潛)為主,因為相較其他項目,CNF深度較淺,受到水溫的影響相對較小。
賽前有遇到什麼狀況?準備海外比賽需要特別注意的?
最主要就是水溫了,即使腦袋不覺得冷,但身體肌肉仍無法像平常一樣放鬆,對自由潛水來說,這點影響很大,耗氧的程度和受傷風險都會增加,需要謹慎對待。
海外比賽首先必須了解當地天氣及海況,包含氣溫、風、流、浪、水溫、變溫層、鹽度,其次是訓練及比賽的方式(岸潛或船潛、浮球或吊臂等),最後則是交通方式、時差、以及當地的食物。
整體比賽中的狀態以及遭遇到的困難或是意外?
這次比賽最困難莫過於「水溫」了,肌肉無法放鬆,加上準備時間不夠,成績無法正常發揮。另外交通距離比原先預期的長,每日的交通往返讓身體和訓練計畫受到一些影響,同時在比賽的前一週都有颱風接近,海面浪況較不穩定。
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給想要去海外參加自由潛水的人?
大多數人因為工作關係,通常無法請太長的假來準備或適應環境,初期想要出國比賽,建議選擇環境相對熟悉或簡單的地點。每個人的弱點不同,例如我這次受水溫影響較大,有人是對食物和飲水品質要求較高,有人在水下能見度差時容易緊張,也有人對時差的適應力較弱。
因此,建議盡量避開自己不擅長的項目,選擇更適合的地點參賽,畢竟自由潛水比賽現階段並非以獲取獎金或獎品為目標,享受比賽過程才是更重要的。
而自由潛水目前還在發展階段,大部分的比賽都沒有門檻之限制,所以可以很自由的選擇你想參加的賽事,不必太在意自己的成績如何。容易緊張的話,可以選擇人數較少的小比賽,想多認識其他潛水員的話,可以選擇較大的比賽。
裝備最好都要有備用品,因為可以自由潛水下海的地點,通常都不會在大城市,一旦有裝備損壞或遺失,較難馬上購買。有些個人裝備如防寒衣、蛙鞋、單蹼等,更是無法隨時購買的物品。打包行李也要注意,我本人就曾經因為托運而裝備損壞的經驗。
賽事補給策略
● 賽前的飲食攝取及調整
飲食部分較無特殊調整,一直都會注意每日的蛋白質和醣類攝取量,若有下潛時,覺得比較容易肌肉疲勞,就會增加醣類的攝取量。
● 比賽當日賽前補給
早上起床通常會補充牛磺酸1-2顆(500-1000mg),接著在賽前1-2小時補充2包能量軟糖和3顆O2膠囊,主要集中精神,降低緊張感,以及增加身體對氧氣利用的效率,同時也會補充約5-10g的肌酸幫助能量系統運作。
● 賽後補給
通常午睡後會使用2顆RC膠囊,另外會在晚餐前補充蛋白質、綜合維他命,睡前30-60分鐘使用 ZMA 幫助入睡及維持睡眠品質。
● 整場賽事中,你覺得在補給中哪部分會影響表現,最需要特別小心安排
應該是補給的時間,補給品需要消化吸收,所以下水前吃補給品的時間我會特別注意,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RC膠囊有促進循環的效果,吃了有時會淺眠,所以會在午覺起來後再吃,其他的補充時機通常是隨餐使用,比較不容易忘記。
● 對於海外比賽跟其他國際選手競爭,還有什麼補給建議
補給品的量要帶足,自由潛水深度賽事的賽前移地準備因人而異。有些高階選手只需要幾天,但一般來說,多數人需要花上一個月甚至更長,所以補給品的需求量相當大。特別是蛋白質,最佔空間和重量,如果無法攜帶足夠蛋白質補充品,則需確保當地飲食能夠補充足夠的量,而其他膠囊類的補給品對行李空間和重量來說都是友善的,是很好的選擇。
文 / 黃華揚
圖 / 黃華揚 提供
整理 / 陳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