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的大自然有種獨特的野性,是國內其他越野賽事經歷不到的,肥沃乾淨的大地,孕育出豐富美麗的大自然,這裡經常可以遇見水牛、梅花鹿、老鷹,以及各種野生動物,每次來到這裡總是充滿驚奇。Xtrail 100路線涵蓋了墾丁、南灣、恆春與滿州,90%以上都跑在大自然裡,我最喜歡站在門馬羅山眺望滿州與眾山,有種平靜與釋放的感覺。

 

這一篇分享,我們來聊聊關於50公里組的備賽攻略,這是我相當熟悉的路線,打從2018年第一屆XTERRA越野鐵人三項賽,我每年都會來到這裡熱血一波,深入賽事工作、參與賽事,希望能夠過這篇文章,帶領大家認識這條路線,準備自己、享受比賽!

路線資訊:51KM /總爬升1554M/EP:66.5

(ㄧ)越野跑鞋選擇

墾丁賽道的越野比例與可跑性很高,大概只有起跑與終點前後在公路上(約6K),其他都在山徑或溪谷,山徑中以天然土徑和草原為主,天氣會大幅影響越野跑鞋的選擇!

 

天氣熱、乾燥時,墾丁的土徑地質偏硬,加上咕咾石、石塊,對於身體的控制性、腳踝穩定性與衝擊都是挑戰,跑鞋的選擇,中底有彈性、厚薄適中為佳,腳踝和跟腱最好要有強化,能夠幫助我們在高速跑動中更流暢和穩定!

 

下雨天,土徑會變得十分泥濘且偏黏,厚底鞋、碳板鞋會非常吃虧,一定要選擇大底刻紋明顯、抓地力與排土能力好的鞋款,可以省下許多重量和清鞋底的時間。出門比賽,最好多帶兩雙不同特性的鞋款,因應不同的天氣來使用囉~

(二)營養補給

炎熱的天氣,電解質的補充極為重要。大部分的跑者,電解質補充的量都偏少,特別喝下大量的水或低鈉含量的運動飲料後,細胞內的電解質會被稀釋,嚴重者會變成低血鈉症,造成很多生理健康上的問題,暈眩、抽筋等等。

 

1KG的汗液約含有900mg的鈉,以此為基準計算,建議平時訓練就要測試自己的排汗狀況(跑前跑後量體重變化,記得加上補水量),做電解質補給的練習。運動中的排汗量,與天氣變化、體能、強度有關,不一定是線性的,我會建議電解質不管如何多帶一些,以備不時之需(補充: 我個人比賽中電解質補充的峰值,可達2500mg/hr)。

 

大會補給站共有5站,平均為9K左右一站,建議大家養成習慣,每到補給站就是至少裝滿1000c.c.再出站!

(三)是否攜帶杖

墾丁賽道的路線寬敞、坡度也不陡,但豐富的地形會增加肌肉的負荷,如果您知道自己的體能在上坡時有很多走路的可能,杖是可以考慮的選項,可以幫助您走的輕鬆一些。下坡就收起來吧!墾丁賽道的下坡可以跑很快的。

(四)如何準備訓練

XTrail的路線技術性不高,撇除氣候因素,真的是新手友善的賽道!但也別因此掉以輕心,可跑性高、低技術門檻的賽道,因為前進速度快而需要極高的專注力、深厚的跑動能力作為基礎。如果你是越野老手,可以安排1個月的時間,每周進行1~2次公路或產業道路山路的Z3~4訓練(接近比賽強度),距離抓20~30K作為週期的重點課表,掌握專項體能的成長變化,越野跑的訓練為輔,如此能夠降低受傷風險,很直接的強化需要的區塊。

 

如果你是越野新手,上述的Z3~4公路訓練可以一週排一次,低強度越野跑的訓練頻率要增加,也建議上幾次越野跑訓練課,可以幫助你更精準、更快的掌握技巧和要領。

 

此外,訓練路線的設計也需要專項化。XTrail的路線特性是上上下下,每一坡的爬升高度大約在200~300m左右,肌群運動模式的適應力也很關鍵,平時訓練也要設計這樣上下交替的路線,讓肌肉、心肺、心理適應轉換的感覺,如同鐵人三項的轉換一樣。

最後想與大家,分享一點關於越野跑很關鍵的要領,就是「覺察」與「放鬆」。越野跑是不容易量化強度的耐力運動項目,它更需要從訓練中建立與自己體感的連結,來認識自己的體能狀態、適合的補給方式和內容等等,因此在賽前,千萬要記得進行幾次山徑上的LSD,能夠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

 

「放鬆」,是越野跑動的基本能力,沒辦法放鬆的跑慢,是沒資格跑快的!唯有放鬆,才能讓身體協調、平衡,讓你享受在大自然間自由律動的節奏。而要能夠做到放鬆,起初的速度一定要夠慢,慢,才能建立大腦的安全感,才能累積成功的經驗,使你毫不猶豫地跨出每一步!祝福大家都能有美好的備賽旅程,我們賽道上見!

 

 

口述 / 江晏慶  
文 / 鍾易霖
圖 / Xtrail
責任編輯 / 陳小J